224 双胎满月宴杂记(1/ 2)
八月底已经入秋,很多地方开始收割水稻等农作物。户部底下新设了农业部,由大司农主管。慕扶疏通guò农业部在全国推广脚踏式打谷机和手动的脱粒机。
这个时候的农人打谷都是抱着稻谷在地上摔,或者用石磙碾。这样很容易有漏掉或者碾碎稻谷。
脱粒就更落后了,古人说“舂米”就是如此了:将稻谷放在石臼里舂。石臼又分为两种,其中有用双手抱臼锤,上下捣动的称为手臼。另一种是需用脚踏动支在两只支架上,其一头为木质短脚踏柄,以带动另一头其前端装有铁锤头的长臂木柄,它的铁质锤头在镶入地里的大石臼中不断撞击的脚臼。脚臼比手臼要大好几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几倍。旧时乡镇上的邻里及族亲之间,常常凑钱置设一个或数个共用的石脚臼,以应付年节急用。
石臼舂出来的米很多都是碎的,带稻壳的也多,好一些的精米就是从这些碎米里挑出来的,十斤米只能舂出三分之一好一些的精米。
慕扶疏给出的图纸自然不是那种现代化的用电的,而是改良的手工操作的。就是这样也比那些原始工具好用的多。
不是慕扶疏不想一步到位,而是这个时代还是农耕时代,不适应一下子变为工业时代。打个比方:百姓们种田、纺织都是纯手工,你要是一下子全部改为机械化,那么多出来的人工怎么办?原先一个人一天织一匹布,用了改良的织布机一天能织十匹布,那么布一定会降价,势必会影响到手工业者的生活。
所以有时候发展过快是要不得的。如果有一天。大隋已经强大到打通了世界贸易的商路,市场供不应求,才能提高工业化。
会试结束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阅卷,之后便是殿试。
杨惟爱的双生子也迎来了满月宴。
这一个月间,慕扶疏去看过杨惟爱和两个弟弟一次。
如三郎所说,那两个孩子果然一个像杨翁一个像崔崇瑜,慕扶疏长相随了杨惟爱。可以说杨惟爱三个孩子都是会长的。女儿像阿娘自然漂亮。儿子要是像了阿娘就悲剧了。
可是杨惟爱一点儿也不愿意儿子像阿爹!小郎像她又怎么样?漂亮的小郎人人都欢喜呀!将来吸引的小娘子也多……
虽然杨惟爱很彪悍,对外也声称有两个驸马。一胎生俩是好事,问题是两个儿子两个爹。这就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就连慕扶疏,在看到这俩弟弟的样貌后第一反应就是阿娘和两个阿爹一起滚了床单……一起……滚了……床单……
一起哦亲!妥妥的3p哦!别人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光是想象那场面……慕扶疏的眼睛不住的瞥向屋内那张大床,视线很不小心的被杨惟爱注意到了。大长公主殿下恼羞成怒。指挥大着肚子的皇后殿下帮弟弟换沾了黄金万两的尿布……
双胞胎满月宴,杨惟爱有了慕扶疏倾情赞助的补药和空间水。整个人容光焕发光彩照人,身材恢fù的超好,腰是腰臀是臀,上围更是涨了一圈。慕扶疏目测已经向f发展了……
低头看看自己的d罩,慕扶疏满意的点头。好在这个时代的女人不似宋朝明朝,以小胸含胸为美。她嫡亲的奶奶张氏就及其的穿了件露出大半胸脯的低胸襦裙,抱着阿月(双胞胎老二)不撒手。
这两个孩子到底还是取了名字。老大文嘉昫、小名阿明;老二崔扶昭、小名阿月。
双胞胎和慕扶疏同一天生日,都是中秋节生人,小名连起来便是明月。虽然娘娘腔,也是顺应这个时代民众心理。穷人家孩子叫阿猫阿狗的动物名,贵人家叫阿芳阿芷的娘子名,都是希望小郎君不生病、好养活。
杨翁父母年过八十,都还无病无痛,在这个平均年龄五十就算高寿的时代来说算是人瑞了。这次满月宴,他们自是坐在上座。张氏和现任丈夫沈百渭陪坐,崔崇瑜的亲爹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出现。
据说他还活着,似乎是瘫痪了,平日生活就由他的“真爱”米氏姨娘照顾。崔氏现任族长说了,他活着米氏便也活着,他死了米氏便陪葬。
说是贵妾,唯一的儿子不知所踪,正室子崔崇瑜又权势滔天,哪个愿意为了米氏得罪人?留着她一条命不过是让她看着别人过的好、愈加衬托出她的凄凉而已。
要慕扶疏来说,米氏追求真爱不能说她错,问题是她明知道崔问笙早就定了亲,还不知廉耻的未婚先育,要知道世家大族是不会承认非婚生子、且是庶长子的,她偏偏自作聪明,觉得崔问笙做定了崔氏下一任家主,到时候整个崔家都是他说了算,悄无声息弄死一个张氏将她扶正是妥妥的,她万没想到的是张氏居然敢敲登闻鼓,而崔氏也比她想象的要脸面。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